缠论是一种独特的技术分析理论。在期货市场中,它首先强调走势的自同构性。期货价格的走势就像不同层级的笔尖顶和笔尖底不断构建而成的复杂图形。例如,我们可以将期货价格的每一笔交易看作是构建走势的基本元素,就像搭建积木一样。当这些“积木”按照特定的规律组合时,就形成了不同的走势结构。比如,一个向上的笔尖顶可能意味着短期上涨趋势的一个高点,而一系列的笔尖顶和笔尖底的组合则构成了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通过这种对基本元素的识别,投资者可以开始把握期货价格走势的脉络。
分型是缠论的重要基础概念。在期货中,对于分型的识别至关重要。以日线级别为例,如果当天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没有包含关系,且最高价附近有一段明显的上冲后回落,最低价附近有一段明显的下探后回升,就可能形成分型。笔尖顶则是在分型基础上,当价格经过一段上涨后,出现一个向上的突破,但随后又快速回落,形成一个高点。在期货交易中,这往往是短期上涨趋势可能结束的信号。相反,笔尖底是在价格下跌过程中,出现一个向下的突破后迅速回升形成的低点,可能是短期下跌趋势的反转信号。例如,在某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中,若出现了一个向上的笔尖顶,投资者就需要警惕价格可能即将回调。
走势中枢是由一系列价格波动区间重叠部分构成的。在期货市场,走势中枢的形成反映了多空双方力量的暂时平衡。当期货价格围绕走势中枢上下波动时,投资者可以根据其位置来制定操作策略。如果价格处于走势中枢之上,且呈现向上突破的迹象,如连续出现向上的笔尖顶推动价格上涨,这可能是一个买入信号。反之,如果价格在走势中枢之下,并且不断出现向下的笔尖底带动价格下行,可能是卖出信号。例如,在一个农产品期货合约中,当价格多次在某个价格区间内波动形成走势中枢,随后价格向上突破并伴随着成交量放大,投资者可以考虑建立多头头寸。
缠论中的买卖点是基于走势中枢和笔尖顶、笔尖底等要素综合判断的。在期货操作中,第一类买点通常出现在价格向下离开走势中枢后,以一个向下的笔尖底结束,然后向上突破走势中枢时。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买入时机,因为此时空头力量已经得到释放,多头开始占据优势。而第一类卖点则是价格向上离开走势中枢后,以一个向上的笔尖顶结束,然后向下突破走势中枢时。例如,在某金属期货的交易中,当价格从高位向下跌破走势中枢,出现第一类买点后,投资者可以适时买入,同时设置好止损位,以防止价格继续下跌带来的损失。通过合理把握买卖点和严格的风险控制,投资者可以在期货市场中更好地利用缠论进行交易。
将详细解答中提出的两个问题: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代码以及沪深300指数的股票代码。这两个概念虽然相关,但并非同一个东西,需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Futures,简称DJIA Futures) 是基于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Dow J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