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期货定价阶段的演变历程
- >跨国石油公司的殖民定价体系:这一阶段从20世纪初至1973年,欧美等主要石油消费国的国际原油定价中占据主导地位。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凭借母国的经济实力,与产油国签订不平等的租让协议,霸占了世界主要的原油生产基地。此时期,原油价格由跨国石油公司内部制定,采用长期供货合同的方式,固定价格,公开现货交易占比极小。

- >OPEC官方定价体系:自1960年OPEC成立至1986年,OPEC开始对国际油价发挥重要控制作用。特别是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OPEC通过减少产量、提高油价来维护产油国利益。然而,随着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的增加,OPEC对油价的控制逐渐减弱。
- >市场为基础的多元定价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原油市场进入了一个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多元定价阶段。这一时期,全球石油需求量下降,而非OPEC国家的石油产量上升,导致市场供过于求,油价下跌。OPEC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限产保价”政策。
- >期货市场为主导的定价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原油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期货价格逐渐成为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预先指标。目前,全球最重要的两大原油期货合约——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北海布伦特原油(Brent)期货,已经成为全球原油价格的重要风向标。
二、石油期货定价原理
- >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基础:供需关系是决定能源期货价格的基础。当市场上某种能源供过于求时,价格通常会下跌;反之,当供应紧张时,价格会上涨。期货市场能够提前反映市场的供需变化,从而预测未来价格走势。
- >库存水平与生产预期影响价格:能源产品的库存情况、生产能力以及生产者的预期也对期货市场的价格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石油的库存水平以及OPEC的产油决策往往能对期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 >货币政策与国际资本流动的作用:能源价格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尤其是美元与石油市场的关系紧密,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其汇率变动会影响石油价格。此外,全球货币政策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能源期货价格的走势。
- >地缘与天气因素的影响:地缘因素如战争、制裁、能源出口国的动荡等会导致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推动期货价格波动。极端天气事件也能影响能源供应,尤其是对天然气和电力的需求波动显著影响期货市场。
-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及其影响: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对冲者和投机者两大类。对冲者通过期货合约锁定未来价格以避免风险;而投机者则通过预测价格走势尝试从中获取利润。投机者的加入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但也可能加剧价格的波动性。
综上所述,石油期货定价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把握原油价格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