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Styrene Monomer,简称SM)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生产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塑料和合成橡胶。作为全球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苯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下游需求的增长,苯乙烯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将对苯乙烯期货的最新动态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价格走势、供需状况、库存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1月,苯乙烯现货市场呈现先强后弱的震荡趋势。尽管原油和纯苯支撑不足,但高需求和低库存使基差走强,支撑价格。华中、西北、东北地区均价分别为1331元/吨、1289元/吨和1307元/吨,环比均有上涨。
截至11月28日,CFR中国苯乙烯价格为1007.5美元/吨,较上月末跌4.95%;FOB ARA价格为988美元/吨,跌3.89%。尽管局部宏观提振有限,原油偏弱整理,导致市场心态不佳,11月亚洲和欧洲市场均出现疲软。
期货市场方面,月内苯乙烯期货市场表现震荡走弱,主力合约价格在11月22日达到8491元/吨的高点,28日收于8308元/吨,较10月末减少141元/吨。现货市场高点为11月25日的9050元/吨,29日收于8780元/吨,较10月末下降170元/吨。
11月,中国苯乙烯产量为127.77万吨,环比减少5.82%,产能利用率为66.62%,环比下降3.89%。装置因检修导致产能利用率小幅下降,三大下游中,PS和ABS产出小幅提升,而EPS产出小幅下降。
11月,苯乙烯的三大下游行业对苯乙烯的消耗量呈现“二增一降”的趋势,整体消耗量较上月略有增加。12月份家电排产计划表现良好,为苯乙烯的下游需求提供支撑,预计消费量将环比小幅增加。
11月,华东地区苯乙烯市场均价上涨至1514元/吨,但随着加工厂消耗库存和外埠低价货源流入,市场重心回落。江苏苯乙烯港口库存总量减少0.38万吨,环比下降10.76%。截至11月28日,中国苯乙烯工厂样本库存量为12.82万吨,较上一周期减少0.37万吨,环比减少2.79%。
2024年10月,中国苯乙烯进口量达8.53万吨,环比增长245.96%,同比增加272.80%,进口均价为1113.21美元/吨。进口来源中,新加坡占比最大,达45105.519吨,占52.85%。出口方面,10月出口量为0.09万吨,环比下降85.03%,同比大幅下降96.78%,出口均价为1417.63美元/吨。
11月份,由于乙烯价格上涨和纯苯价格大幅下跌,苯乙烯非一体化装置的理论成本下降,导致企业理论产销利润小幅增长。月均毛利达到205.18元/吨,较上月增加35.18元/吨,环比增长20.69%。
整个苯乙烯产业链利润有所下跌,但整体仍保持盈利状态。纯苯在产业链中利润最高,月均利润为1192元/吨,环比下降555元/吨。苯乙烯非一体化装置利润小幅增加,EPS月度利润为241元/吨,ABS月度利润为348元/吨,PS月度利润为23元/吨,环比下降286元/吨。
综上所述,苯乙烯市场在近期呈现出复杂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现货市场的震荡、期货市场的走弱以及库存的变化都反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然而,随着下游需求的稳定增长和上游生产的逐步恢复,苯乙烯市场有望在未来实现供需平衡。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配置资源,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