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盘铜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波动走势。将从市场动态、供需关系、外部经济因素等方面详细解析今日铜价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
近期,美元指数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对包括铜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构成压力。美元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铜对于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变得更加昂贵,需求因此受到抑制。
卫星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份全球铜冶炼活动反弹,加剧了供应压力。具体而言,全球铜冶炼厂产能中,平均有13.4%处于闲置状态,低于10月份的16.1%,这一比例是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供应增加导致市场对铜价未来的预期持谨慎态度。
随着年末临近,中国国内市场的长单基本结束,需求减弱。下游企业订单表现平平,整体消费提振空间有限,市场维持刚需采购为主,进一步压低了铜价。
废铜商积极逢高出货,而下游观望少采,近期铜价的反弹也压制了补货意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铜价面临较大的上行压力。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CPI符合市场预期的2.7%。这一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明年美联储放缓降息步伐的趋势,强化了美联储官员的鹰派立场。通胀粘性较强,使得市场对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更加谨慎,间接影响了铜价。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变动,对铜价产生了重要影响。投资者情绪趋于保守,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进一步打压了铜等风险资产的价格。
今日外盘铜价下跌主要受美元走强、全球铜冶炼活动反弹、国内需求减弱以及废铜市场动态等多重因素影响。展望未来,随着年末临近,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疲软,而供应压力不减,铜价可能继续面临下行压力。然而,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各国货币政策调整以及地缘局势的变化等因素仍可能对铜价产生影响,市场需密切关注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