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作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和工业的“血液”,其期货价格走势历来备受市场关注。2024年上半年,全球铜期货市场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行情,价格在宏观经济、地缘、供需基本面以及绿色能源转型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呈现出显著的波动性与上行趋势。将对2024年上半年铜期货的实时行情走势进行深度剖析,揭示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并对下半年市场走向进行初步展望。
2024年上半年,铜期货市场(主要参照LME铜和沪铜主力合约)的走势可谓跌宕起伏,但总体呈现出强劲的上行态势。从年初的相对平稳,到二季度初的强势突破,再到随后的高位震荡,铜价在不断刷新多年高点的过程中,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年初,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较为谨慎,铜价在8500-9000美元/吨(LME三月期铜,下同)区间内盘整。进入第二季度,特别是3月下旬至5月中旬,铜价开启了一轮史诗级上涨行情,LME铜一度突破11000美元/吨大关,创下历史新高。沪铜主力合约也同步飙升,站上90000元/吨以上。这一波凌厉涨势,使得铜成为上半年表现最为抢眼的工业金属之一。随后,市场进入高位震荡和盘整阶段,但整体重心明显上移,显示出市场对铜价未来走势的乐观预期。从实时行情走势图上看,年初的横盘整理构筑了坚实的底部,随后K线图呈现出陡峭的上升通道,伴随着成交量的显著放大,表明多头力量的强劲。尽管在冲高后出现回调,但回调幅度相对有限,且在关键支撑位获得支撑,显示了多头对高位的坚守。
铜价的强劲表现,很大程度上源于需求侧的积极支撑。其中,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是长期且结构性的需求驱动力,而短期宏观经济的边际改善也提供了支撑。
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对铜的需求拉动作用日益显著。电动汽车、充电桩、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以及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铜的消耗量远超传统产业。例如,一辆电动汽车的用铜量是燃油车的数倍,而风力发电机和光伏电站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铜材。各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倾斜,使得绿色能源投资持续加码,为铜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底盘。尽管上半年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对绿色转型的投入并未减弱,反而成为支撑铜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其经济复苏态势对铜价影响深远。上半年,中国制造业PMI数据多数时间位于扩张区间,工业生产保持韧性。虽然房地产市场仍面临挑战,但基建投资和新兴产业的强劲增长,有效对冲了部分传统领域的疲软。特别是“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推出,有望刺激家电、汽车等耐用品消费,间接提振铜需求。中国电力投资的持续增长,也为电线电缆等铜产品提供了稳定需求。
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表现也对铜需求产生影响。美国经济表现出超预期韧性,制造业活动有所恢复,对铜需求形成一定支撑。欧洲经济虽然面临挑战,但在通胀压力缓解和降息预期下,部分行业需求有所回暖。全球制造业周期的触底反弹迹象,也为铜需求注入了乐观情绪。
与旺盛的需求预期相对应的是,2024年上半年铜供给端却频频出现扰动,导致市场对未来供应趋紧的担忧加剧,成为推动铜价上涨的另一关键因素。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巴拿马Cobre铜矿的关停事件。该矿是全球最大的铜矿之一,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1.5%。去年底,巴拿马最高法院裁定该矿合同违宪,导致其被迫关停。这一突发事件直接削减了全球铜精矿的供应,引发了市场对铜精矿短缺的强烈担忧。其影响在2024年上半年持续发酵,使得铜精矿加工费(TC/RCs)持续走低,甚至跌至历史新低,这表明冶炼厂获取铜精矿的难度和成本显著增加。
除了巴拿马事件,其他主要产铜国的供应也存在不确定性。智利、秘鲁等主要产铜国面临劳工问题、环保政策收紧、品位下降以及投资不足等挑战,导致新项目投产缓慢,现有矿山产量增长乏力。全球铜矿供应增长的瓶颈,使得市场对铜精矿的长期供应前景持悲观态度。
全球主要交易所的铜库存持续处于低位,也为铜价提供了强劲支撑。无论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还是COMEX,其铜库存均在历史